无尽的拉格朗日怎么生产无人机
无人机生产是舰队组建的核心环节之一。无人机分为攻击型、防空型和维修型等多种功能类别,其生产流程依赖于基地建筑解锁与技术蓝图获取。首先需要将基地扩建至4级建造舰载机生产线设施,同时通过蓝图研究或战斗掉落获得对应无人机型号的技术档案。技术档案解锁后,可在舰船改装界面配置无人机搭载方案,消耗金属、晶体等资源进行生产。
无人机生产受限于基地等级和资源储备。中型以上无人机通常需要5级以上的高级机库支持,且不同型号对资源类型的需求比例差异较大。例如对舰攻击型无人机消耗更多金属,而电子战无人机则需大量晶体。生产队列可同时进行多架无人机建造,但总产能受生产线等级和工程舰采矿效率制约。建议优先升级机库与资源精炼设施,确保资源供给稳定。
无人机性能强化依赖于技术值加点系统。每架无人机出厂后可通过战斗积累经验升级,获得技术值用于强化武器伤害、命中率或特殊策略。维修型无人机建议优先强化维修光束范围与效率,攻击型则侧重装填速度与暴击率。技术值加点可随时重置,但已消耗的资源不会返还,规划加点方向需谨慎。
实战中无人机的部署需要配合母舰特性。航空母舰通常搭载4-6个无人机编队,巡洋舰则只能携带1-2个轻型编队。每艘母舰有固定的指挥值上限,需根据战场需求平衡无人机数量与质量。重型无人机虽然单机战力强,但会大幅占用指挥值,影响舰队整体规模。建议初期以中型通用无人机为主力,后期再逐步替换为功能特化型号。
战斗中受损的无人机会进入维修队列,维修速度取决于基地的维修设施等级。高等级无人机维修可能消耗稀有资源,因此战前需评估资源储备。另需注意,被击毁的无人机需要重新生产,而仅受伤的无人机可通过维修恢复,合理撤退能显著降低战损成本。
无人机战术运用需要结合舰队编成与战场环境。对舰型无人机适合对抗大型慢速目标,防空型则能有效克制敌方舰载机群。维修无人机虽不直接参与攻击,但能延长舰队持续作战能力。建议根据不同敌对目标动态调整无人机配置方案,并随时关注战斗报告中的伤害数据,持续优化无人机搭配策略。